
赵宁,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固态电池”优秀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山东省储能学会理事,2016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研究工作聚焦高能量密度高安全电池中的基础与应用关键问题,发展电池新材料新体系,主持国家重大专项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项目,参与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和企业横向课题多项。在Joule、Science Bulletin、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期刊合作发表论文80余篇,引用5700余次,H因子40;申请中国专利20余项,授权7项。多次参加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担任《无机材料学报》和《稀有金属》青年编委,ACS Energy Letters、Solid State Ionics、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Electrochimica Acta等期刊审稿人。曾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国际锂电池大会最佳学术海报奖、《无机材料学报》优秀审稿人、《结构化学》优秀作者,指导学生获suncity太阳新城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和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奖项。
研究方向
1. 固态离子学
2. 固态电池关键材料与界面
3. 高比能高安全新型电池体系
科研项目
1.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2474171),主持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23YFB2503903),主持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2002197),主持
5. 山东省“固态电池”优秀青年创新团队(2023KJ359),主持
6.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7BRM038),主持
7. 中国博士后基金(2018M632617),主持
获奖情况
1. 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24年)
2. 第22届国际锂电池大会最佳学术海报奖
3. 《无机材料学报》优秀审稿专家
4. 《结构化学》优秀作者
5. suncity太阳新城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
6.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省级奖项指导教师
出版信息
1. Joule, 2019, 3, 1190-1199.
2. Science Bulletin, 2023, 68(15), 1598-1599.
3.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2025, 104, 576-584.
4.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 2025, 16(6), 1644-165.
5. Energy Material Advances, 2023, 4, 0015.
6. Interdisciplinary Materials, 2023, 2(4), 529‐568.
7.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22, 120, 193901.
8.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22, 121, 033901.
9.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024, 41, 7.
10.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2024, 40, 2305016.
11.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2023, 100108.
12.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2022, 37(2), 189-196.
12.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22, 545, 231939.
14.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21, 486, 229363.
15.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1, 13(33), 39157-39164.
16.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0, 12(48), 53781–53787.
17. Materials Today Nano, 2020, 10, 100075.
18. Acta Physica Sinica, 2020, 69(22): 228804.
19. Rare Metals, 2018 37, 473–479.
20.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300, (2015), 24-28.
21.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119(45) (2015) 25319.
22. Energy Technology, 2(4), 317-324.
23.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16(29) (2014) 15646-15652.
招生信息

实验室依托固态电池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高性能固体电解质材料与固态锂电池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具备电池新材料、新体系研发、安时软包电芯中试、电池性能测试所需的设备与条件。科研氛围浓厚,经费充足,与一流大学、科研机构、上海光源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欢迎物理、化学、材料、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背景的本科生、硕士生报考。同时欢迎具有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电化学等专业背景的博士加入,共同促进多学科研究的交叉融合!
招生专业:
070200-物理学(学术学位博士/硕士)
085601-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
085408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学位硕士)
联系方式:n.zhao@qdu.edu.cn
学术主页: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Ning-Zhao-42